近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46号公告,将鹤壁市申报的淇河缠丝鸭蛋、淇河鲫鱼、浚县小河白菜、浚县大碾萝卜、王家辿红油香椿、善堂花生等6项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,实现了鹤壁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零的突破,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“金字招牌”。
近年来,市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锚定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目标,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禀赋,通过资源挖掘、政策解读、问题调研、专家指导等系列举措,全力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与申报工作。
一、规划引领,构建制度保障
结合鹤壁市地理标志发展实际,出台《鹤壁市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4—2028年)》,从指导思想、工作目标、主要任务、保障措施四个维度进行全面部署。该计划针对地理标志培育、全链条保护建章立制,同时强调宣传推广、优化服务、促进运用,清晰明确了鹤壁市培育、申报地理标志的具体路径与实施举措。
二、深入调研,精准挖掘资源
通过深入县区开展实地走访、线上线下查阅典籍资料,对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、具有潜在发展条件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全面摸底,建立潜在地理标志保护资源基础数据库和地理标志培育发展名录。同时,依据该名录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、申报专题调研,通过走访企业、召开座谈交流会等方式,全面梳理培育和申报过程中的难点、堵点问题,并及时协调对接知识产权专家提供指导支持,推动问题高效解决。
三、协调联动,提升申报效率
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精准联动政府、行业协会、生产经营者等多方主体,协调各方全面梳理申报要点,密切沟通经营主体反馈市场需求,形成“多方联动、信息互通”的工作格局。同时,畅通信息沟通渠道,实时跟进传递进度,及时修正完善细节,有效减少流程阻滞,确保申报材料准确高效传递,大幅提升申报效率。
此次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获批,标志着鹤壁市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实现质的飞跃,不仅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,更能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、历史文化传承及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|
CopyRight © 2020-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(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) 版权所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