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下旬,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内,两台大型压铸机不停运行,工人埋头操作设备为镁合金压铸件产品做表面处理。这幅生产图景的背后,是开发区围绕镁基新材料产业打造的全链条营商环境——从产业配套到政策扶持,从技术对接至市场服务,全方位为企业发展“保驾护航”。
今年年初以来,产业园内的鹤壁海镁科技有限公司凭着成熟可靠的镁合金压铸技术,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,订单源源不断。“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0%以上。”公司总经理孙强介绍,这离不开开发区为其搭建的良好发展平台。
不仅汽车在轻量化,电动自行车也在变轻、变智能。特别是刚刚实施的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提出了更高要求,为镁合金产品带来了新的机遇。就在不久前,海镁科技收到国内某头部电动自行车品牌的订单——这得益于开发区相关部门提前向企业解读新国标政策,并对接行业协会梳理需求,精准帮助企业发展。结合完善的制造体系和量产经验,海镁科技目前已开发出车架、壳体、控制器外壳等部件,推动电动自行车“重量、性能、经济性”平衡。
新产品不断涌现、新市场不断拓展的背后,是海镁科技强大的精密压铸和技术研发能力。企业能快速突破技术难点,离不开开发区相关单位推动的产学研合作,企业与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、西安理工大学等紧密合作,成立海骊—谢赫特曼新材料实验室,打通产学研用各环节,在镁合金新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,为拓宽镁合金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充分依托鹤壁镁基新材料产业基础和优势,精准对接轻量化发展需求,持续推动技术与材料的协同创新,向多领域、多元化拓展产品布局,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,为鹤壁打造'中国镁谷’做出积极贡献。”鹤壁海镁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开发区正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持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,加速“中国镁谷”建设,让更多像海镁科技这样的企业扎根成长。
|
CopyRight © 2020-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(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) 版权所有 |